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实验室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实验室座落在广电总局监管大楼5层,建设面积共130平方米。
1、DTMB单频网组网测试验证平台 基于DTMB单频网实验室验证测试平台,研究DTMB单频网组网关键技术。根据现有的工程经验和接收机实现水平,结合单频网规划中可能出现的需求,明确信道模型;通过对多种幅度、延时、多径模式组合后的测试,测量得到所需要的典型数据,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合理的判断并予以取舍处理。同时可开展国标单频网多个同步信号干扰或增益判定及模型研究,形成可计算的网络增益判定模型,为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组网优化提供测试依据。
2、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CDR)系统性能测试平台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CDR)系统性能测试平台是我院近年来持续建设的一个重要开发试验平台。可支撑基于GY/T 268.X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CDR)技术体制的业务、传输、组网覆盖领域的各种技术验证和测试、研发工作。 实验平台主要包括前端业务子系统、传输发射子系统和接收验证子系统三部分。前端业务子系统包括音频编码器、数据复用器、CDR复用器等,可产生音频、增值数据等多种业务形式的复用数据流;传输发射子系统包括激励器、信道仿真器等,可模拟各种条件下的传输发射环境;接收验证子系统主要包括测试接收机和增值数据业务展现终端、音频分析仪、误码率分析仪等。
3、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调频广播内容监测系统 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可靠的音频内容识别手段,可广泛应用于音频节目内容识别、广告统计、节目播放统计、版权保护、节目到达率/市场占有率统计等多个方面。 模拟调频广播内容监测系统是数字水印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在监测系统中,在发端音频节目流中嵌入特定数字水印,在接收端由水印检测终端提取音频节目流中的数字水印,通过匹配判断水印的有无来确定播出节目是否正常,是否插播或者错播,并上报监测状态。该系统可减少在广播节目内容监测上对人的主观判断和参考对比节目源的依赖,有效降低监控成本,并有效提高故障报警的准确率和实时性。 该系统曾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实际播出试验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目前正在北京广电局监测中心的广播监测网络中对郊区调频发射台站播出的节目进行长期的内容监测试验。
4、基于卫星传输链路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组网系统 基于卫星传输链路的地面数字电视(DTMB)单频组网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优势是以卫星传输链路将中央电视台的12套电视节目直接传送到全国各地的发射台站,直接进行地面覆盖,大大节省了编码、复用和节目传输的费用,并可以对节目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系统分为三大部分:位于中央电视台机房内的编码复用部分,负责产生节目数据流;位于地球站的卫星上行部分,负责将节目流处理后上行至专用的卫星转发器;位于全国各地的发射台站部分,负责接收卫星传输链路的节目数据流,相应处理后直接由发射机进行地面组网覆盖。
5、基于卫星传输链路的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CDR)系统 基于卫星传输链路的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CDR)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优势是以卫星传输链路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3套广播节目编码、复用后经现有中央广播节目卫星转发平台传送到全国各地的发射台站,直接进行地面覆盖,大大节省了编码、复用和节目传输的费用,并可以对节目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系统分为三大部分:位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机房内的编码复用部分,负责产生CDR节目数据流;位于地球站的卫星上行部分,负责将节目流与现有中央广播节目复用后上行至卫星;位于全国各地的发射台站部分,负责接收节目数据流,相应处理后直接由发射机进行地面覆盖。
|